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辖区导航 > 白云乡

白云乡

关键词:白云乡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赤水在线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yuan123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603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白云乡位于赤水市东部,地理坐标为东径105°48′——105°52′,北纬28°37′——28°43′,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地带。政府驻地回龙山,距市中56公里。东连长沙镇,南接旺隆镇,西北与凤鸣镇虎头乡毗邻,东北与笃睦小学隔河相望。

 2006年末,白云乡辖3村1社区24个村(居)民组3125户11063人,其中苗族5户36人;非农业人口207户313人。全乡总面积49.6平方公里,法定耕地面积7935亩,其中田6130亩,土1805亩,林地面积46680亩。

 白云乡属河谷丘陵地区,地势西南高、东北低。西南部有山峦重叠的九条岭,平滩河从南向北蜿蜒经新黔、新田、群力在四川境内与习水河汇合。境内有四洞瀑布、形如匹练腾空,珠帘倒卷,甚为壮观。东北多为耕地。全乡平均海拔450米,最高海拔1035.6米——幸福瞭望台,最低海拔为与四川交界的田渡村泥滩坝216米。全乡气候温和,年均温度20℃,无霜期约300天,年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。地表多为紫色、黄色土壤。主产水稻,也产小麦、玉米、黄豆、油菜、薯类等。松、杉、楠竹和各种杂竹、杂木、经济林木均适应生长。

明末清初,白云乡属仁怀赤水里区。雍正九年(公元1731年)改属仁怀县下赤水里。民国初年划归习水县,属习水县第一区管辖。1940年宝朝、宝鹿联折联保建为回龙乡。办公地点回龙山,1949年底解放,1950年,将回龙乡政府改为石场乡,办公地点现长沙镇石场坝。1952年划小乡,现平滩村为平滩乡,办公地点竹同井,现田渡村、白云村,为回龙乡办公地设在回龙山。 1956年平滩与回龙乡合并,取名通树乡,办公地点通树坪。1958年回龙乡、平滩乡、石场乡合并为东风人民公社,办公地点石坎上。1959年以区为公社下设回龙和平滩两个管理区。1961年回龙管理区和平滩管理区合并为白云公社,办公地点先在严氏祠,后迁通树坪。1965年11月白云公社随长沙区划归赤水县管辖。1984年机构改革为白云乡。1987年划分为白云乡、平滩乡。1991年“撤并建”将白云、平滩乡合并为白云乡。

白云中部有一山孑然突起,直插云天,状若猛狮昂首,常有云雾缭绕,故曰白云山,白云乡因此而得名。

白云土地肥沃,森林资源丰富,主产粮食和竹木。解放前,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,水利设施很差,农业技术落后,农作物产量甚低。解放后,历届党委和政府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和走合作化道路,兴修水利、推广良种、防治病虫害,特别是1979年以后,逐步推行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调整产业结构,实行“绝不放松粮食生产,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”方针,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。全乡建有正坝、河坝、青山、贯子口、山王岩等5座小(二)型水库和31口小山塘,蓄水总量可达89万立方米,堰渠纵横延伸39.4公里,有效灌溉面积5000余亩。2006年全乡粮食产量达6208吨,比解放初期增长5倍,人均占有粮食560公斤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26元,全民享用国家电网。广播电视覆盖率95%以上。主要林产品有:茶叶、水果、竹笋等。境内还有20余种 珍稀动植物,如野猪、猴、貂、桫椤、罗汉松等。乡镇企业虽起步较晚,但从种植、养殖业逐步向工业、建筑业、运输业、商业、服务业全面发展。1991年全乡乡镇企业总产值70万元,2006年达4479万元,16年间增长了近64倍。既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,又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开辟了道路。

手工业历史悠久,精雕细刻的石匠、木匠手艺,都传承着中华文化。手工舀纸兴盛时有七、八家,以平滩楠木沟土纸厂产量为最。但随科技发展,土法造纸几乎失传,现代人们“烧钱化纸”全用机制“冥币”。挑花绣朵、纳鞋垫、织毛衣物,年轻人已不再欣赏,走亲访友以币周转为主,送实物居少,是社会发展使然。境内河道因陆上交通的发展,不再使用水力运输。建有集中供水两处——白云街、平滩街,小水窖419 座,80%以上居民使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。在平滩沟,建有梯级电站2座,楠洞山泉水水厂一间。

工商企业经过全面整顿和深化改革,活力不断增强,为国家提供的税收不断增多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,全乡财政收入2006年达70万元,固定资产投资57年间累计1367万元,年均每年24万元。建筑业和城乡建设有很大发展,建筑技术不断提高,1991年至2006年城镇新建房屋竣工面积4.12万立方米。随着“四在农家”创建活动的开展,农村住房也在逐步改善。青山绿水间掩映的“小洋楼”比比皆是“稀奇事”,相当一部分农房风格独特别致。

 解放后,教育、科学、文化、卫生、体育事业均有很大发展。2006年末,全乡共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,小学3所、幼儿园3所,在校学生1077人,其中初中生252人,小学生704人,幼儿生121人,全乡中小学在职教职工67人。农业适用科学技术推广应用主要面向农村,两杂良种普及,宽窄行栽培、稻草覆盖免耕洋芋栽培、玉米单株双行定向移栽等技术已为广大农民群众接受。全乡有中心卫生院1所,分院1所,村合作医疗室8家,定点药店2处。从医人员28人。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有很大改善。疾病防治效果和人民健康水平有明显提高。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8年开始控制在10‰以下,2006年下降至0.2 ‰,计划生育工作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""
='{"id":"10"}'>